八载血泪心牢记 七十风雨续征途

— — 纪 念 抗 日 战 争 胜 利 七 十 周 年

期次:第561期       查看:42

  历史的车轮滚滚,卷起尘沙漫天。七十年前的血与泪,成与亡,残骸与废墟,已被冲淡,被掩埋,被风化;而七十年前的精与神,梦与愿,呐喊与高呼,却愈发清晰,愈发响亮!躺在床上,再一次重温八年抗战的辉煌历史,心如海水,澎湃,也愈发澄明。闭上双眼,仔细去体味,去回想,那一幕幕铁血疆场,那一战战殊死拼搏……泪打湿了眼,朦胧……一间空旷的屋子里,昏黄的灯光正照亮着伏在桌前沉思的那一抹高大的身影。“司令,夜已深了,请您早点休息吧!”门外传来声音。桌前的高大男子沉声应到:“你们都早点睡吧。不用担心我,”微微抬头,脸上露出来了坚毅的神情,“养好精神,我们有一场硬仗要打!”
  看着这一幕,我的眼眶不禁又湿润了,哽咽:“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枯,石烂决无半点改变。”司令露出了疑惑而又吃惊的表情:“你是谁?怎么会知道这句话?”张自忠将军,我是一名中国人。而这句话,是千万与您心相连的中国人的心声!”将军默然,脸上露出欣慰的神色。踌躇半晌,“将军——枣宜会战——”“枣宜会战,如何?”我不语。将军淡然地笑了:“管他如何,存亡成败,我已抱着只求一死的决心。”“可是——将军,就别无他法了吗?”“国家到了如此地步,除我等死,毫无其他办法。”将军脸上的表情刚毅决绝,无私而又无畏。而此时的我,早已泪流满面。将军望向窗外的寂夜,又说:“荩忱1914年投北洋陆师第20师当兵,立志卫国,绝不退缩。1931年九一八事变局部抗战开始;1932年日筑侵华桥头堡;1937年12月南京大屠杀的悲愤;1937年八一三事变,淞沪会战的钢刀与厮杀;9-11月太原会战平型关战士大捷的欢呼;1937年底徐州会战,台儿庄的又一大捷;1938年,武汉会战的英勇与顽强……这一路走来,时至今日,我相信:胜利的曙光就在眼前!被误认为汉奸,受尽指责,我不怨,我会证明,我的忠诚!荩忱别无他愿,只求一死!”望着张自忠将军伟岸的身影,我仿佛看到了周恩来总理所说的“中国抗战军人之魂”!
  辉煌!辉煌!胜利的曙光!将军,您不知在枣宜会战中,第33集团总司令张自忠将军壮烈殉国!抱着“只求一死”的决心,一战于淝水,再战于临沂,三战于徐州,四战于随枣,五战于枣宜,终换得马革裹尸还。将军一去,大树飘零。将军,您如此光荣地了了您的心愿“为国捐躯,只求一死”!我拼命止住泪水:“您说的对!中国即将迎来胜利的曙光!”将军微笑着,我也笑着:“1940年,百团大战,是中国工农红军主动出击日军的第一次大规模、长时间的战役,振奋了中国人民对战争胜利的信心,战略上支持了国民党正面战场;1944年抗战转入战略反攻阶段;1945年8月,美国向日本广岛、长崎投两颗原子弹;苏联出兵中国东北击溃日本关东军;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真的吗!”将军流露出欣慰期待的笑容。声音响亮有力:“谁许中原与乱兵?未死总负报国名。会有青山收骸骨,定教鸟兽祭丹心。”我心中震惊:好一句“未死总负报国名”!“我誓要不顾一切去拼死,我的家人啊!现在起,以后或暂别或永离,不得而知。”
  1940年5月16日,张自忠将军在枣宜会战中壮烈牺牲。战死后,日本人用酒精清洗他的尸体,选佐级军官为他抬棺,并在墓碑上写着“支那大将张自忠之墓”。这是因为日军对张自忠将军发自心底的惧怕!
  “荩”即忠诚,张自忠将军用他的一生诠释了这个“忠”字。张自忠将军的精神,是“拼搏、无畏、团结、奉献、自强”的抗战精神,是伟大的抗战精神!
  七十年里,风雨兼程,征途漫漫!新中国在发展,在壮大!我们的抗战精神已经生长在中国人的骨子里;我们的中国梦,谱写的越来越美!如今,我也想说:“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枯,石烂,决无半点改变”!值此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之际,我想向大家呼吁:牢记历史,珍爱和平,以史为鉴,面向未来!(15级环境工程 李心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