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书怡:“小推车” 推出大世界

期次:第565期    作者:谈舒钰,杨路平,谷雯雯   查看:223

      第一眼见到学姐,一双透明澄澈的大眼睛像极了具有独特风情的彝族姑娘,看上去柔弱的如同风中随时摇曳的芦苇,却向着阳光倔强生长。就是这样的美丽姑娘,从大一就开始了她的创业之路,和一群志同道合的学子们一起经历了这段万般辛苦中却不乏快乐的旅程,到现在大三的她,通过两年的努力,在2015年10月创立了芜湖小推车商贸有限公司,与云南地衡丰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拥有了自己的果品基地,将云南山区的传统农业进一步与现代生态农业高效对接,将来自大山里的自然美味呈上了都市的餐桌。正是这个年轻、激昂的创业团队,从“小推车”中推出了大世界。
     “遗憾比失败更可怕”
    “尽管创业的道路异常艰难,但是奋斗的青春更美丽,留下难以弥补的遗憾比遭遇失败更为可怕。”芜湖“小推车”商贸有限公司的创始人、安徽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 2013 级社会学专业的本科生陈书怡如是说。在她的心里,青春不仅有梦想和远方,而且更需要“逐”梦的激情、勇气和“筑”梦时的脚踏实地。
  2013 年,陈书怡通过高考从云南昆明来到了安徽师范大学,成为历史与社会学院社会学专业的一名普通新生。初来芜湖的她,在逛水果批发市场时无意间发现,城市水果市场的管理秩序较为混乱,市场上流通的水果产品常常难以达到食品安全的标准。“我在市场上买了几斤苹果,在寝室里放了一个多月也丝毫没有坏,着实让人担心这产品的质量。”陈书怡说,城市里买的水果光鲜锃亮,往往是打了蜡的缘故。然而在自己两千公里外的家乡,人烟稀少,山川环绕的高原河谷,清澈甘美的绿汁江,原始朴素的种植方式,养育了甘甜可口的天然良果。然而由于地理位置的闭塞以及交通条件的长期落后,那里的水果却未被人知而逐渐腐烂在树上,村子里是难以想象的贫穷和荒凉。
  “大山里物产丰饶,可是我们为什么还那么穷?”怀着满心对家乡的热爱和难以开解的迷惑,陈书怡萌生了自己的想法——“我希望既能让芜湖的伙伴们能尝上来自我家乡的优质水果,同时也能帮助山里的村子脱贫致富。”
  尽管事先大家的心里早有准备,然而真正的创业之路却异常艰难。“最初的运营中,我们大家谁也没有经验,连基本的商业计划书也没有制定,只是想着单纯地售卖果子。”拿到手中第一批果子后,对于下一步的商业计划,大家的心中却还是一片茫然。“只这么稀稀拉拉的十几个人,去市中心的写字楼推销过,在学校附近的纬七路摆过地摊,在 校 内 也 做 过 相 关 的 推广活动……”一路走来,可谓尝尽了酸甜苦辣。创业早期,团队的几位成员去长江码头边的交易市场取货时,不仅受到工作人员狠狠的斥责,而且饥肠辘辘地等了一整天,甚至还被物流公司强迫交了一百块钱。忙碌了一天,望着辛辛苦苦收来的货物,大伙儿的心里都百感交集,“虽然早已筋疲力尽,但是我们从来没有因此而后悔过,因为留下遗憾比失败更可怕。”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只有自己亲身经历了才能真正体味到,梦想与现实的距离的是如此的遥远。”回忆起与团队远赴云南、整日奔波的日子,陈书怡感触颇深,“眼前再坎坷的路,也是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
  2014年1月,正是南国温润的冬季,经过主创团队的多次走访,在玉溪市新平县老厂乡勐炳村,“小推车”终于确定了货源基地——地衡丰农业基地。云雾缭绕的横断山脉、人烟稀少的绿汁江畔,是优质的天然温室;合适的日夜温差、纯净充足的灌溉水源,为枝头日渐丰满的果实悄悄积累着糖分。“和当地的果农们进行一段时间的交流后,大家都逐渐取得了他们的信任。”书怡笑着说,那段时间起早贪黑的辛勤努力终究没有白费,果农们也渐渐改变了往常对大学生懒惰、傲慢的刻板印象。甚至,还会有周边的村民对这群远道而来的大学生惊讶地竖起了大拇指,“这些孩子挺能吃苦呵!”
  当年5月,在师大花津校区的一食堂广场前,陈书怡便领衔芜湖“小推车”进行了团队的首次创业实践,来自云南大山深处的夏黑葡萄终于与芜湖的同学们相见面。后来,经过一段时间在学校大益爱心茶室的锻炼经营与管理后,2015 年 7 月,地衡丰被选定为暑期社会实践的目的地,整个团队再次踏上了西行的路程。为了更大限度地节约开支,连续 37 个小时的硬座火车、3 小时的高速以及约 2 小时的山路,所有的队员硬是咬着牙,硬生生地忍受了一路的颠簸。“和华东地区大片沿江的平原不同,云南山地广布,地势不平,汽车没走一会儿便就爆了个胎。有时甚至旁边就是悬崖,在此处出现交通事故则往往意昧着生命危险。”当地彝族村寨的条件异常简陋,通往寨子唯一的道路连水泥地也没有铺全,然而这些父母眼中的“娇娃娃”,却一声不吭地扛起锄头,一点一滴学习水果的种植技术,以及现代生态农业的经营与管理。
    “如何经营管理,如何打造一个成功的品牌,这些都是目前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陈书怡坦言,“一方面,我们的水果产业坚持贯彻 ‘追本溯源’ 的理念,从头至尾都有着完整的产业链,并拥有自己的货源基地;另一方面,我们“小推车”则主要面向广大消费者,扮演中间人的角色,为货源地和市场之间搭建了衔接的桥梁。”自2015年10月,公司正式注册成功后,未来,芜湖“小推车”将计划侧重定位于高端市场,利用“互联网+”的新兴媒体技术,实现线上与实体双向联动,在华东地区开办数家生态果业体验馆,将来自大山里的自然美味传遍全世界。
     “我们一直有个公益梦”
    “我希望自己能做一名有情怀的‘创客’,通过自身的努力,为家乡、为身边的人们带来幸福。”提起自己创业的初衷,书怡认真地答道,“创业不仅仅是为了发家致富,也是为了回报社会,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如此才能对得住公益创业之名。”
  最初,在勐炳尚未发展生态农业之时,由于地理位置的闭塞与基础设施的薄弱,当地的村落长期为贫困与荒凉所折磨,农民整年面朝黄土背朝天与贫穷战斗,然而辛苦劳作的成果却由于落后的通讯条件难以被外界所知。来自国旅学院 2013 级地理科学的张梦翠回忆道,“团队去农户家中进行问卷访谈时,我们才知道,很久之前那片区域都只是荒山。后来,合作方地衡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村子里修通了水源,果农们有了水就更便于对果树进行高效的灌溉工作了。”而如今,在“小推车”的不懈努力下,勐炳村的经济环境已经有所明显的改善。书怡笑着说,自己的愿望也在慢慢地实现,“我希望让家乡的丰美果子走出大山,我希望带领家乡的果农们走出贫困,我希望同志同道合的伙伴们趁着青春年华一起奋斗!”
  “当初‘小推车’募集资金时,望着村子里破落的教学设施,我们曾承诺将爱心义卖 70%的资金用于建设当地的希望小学,一年多过去,学校的硬软件设施均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陈书怡说,这才是最让大伙儿骄傲的事情。
  “这是个充满着梦想的时代,但更重要的是如何将思想的萌芽用心培育成坚实的参天大树。”尽管长路漫漫,尽管通往成功的路上必定少不了风吹雨打的考验,但是不经风雨无以见彩虹,相信芜湖“小推车”会好好地坚守着这一份情怀与梦想,相信明天这朵明媚的创业之花定会灿烂地开放。(校记者团 谈舒钰 杨路平 谷雯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