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扶贫:知识才是改变命运的根本手段

期次:第572期       查看:99

  近日,我校教育科学学院教授方双虎、副教授马家安、丁园园以及当地教育相关领导、教师一起,将课堂搬到了对口帮扶单位宿松县,为全县近400名中小学班主任和400名心理健康兼职教师送去了别开生面的业务培训。2017 年以来,我校积极探索受助单位“点菜下单”、学校结合优势“量体裁衣”的精准帮扶新模式。通过驻村干部的纽带和桥梁作用,学校与宿松县教育局反复协商,明确了今年帮助该县农村基础教育补短板、提质量的几方面重点任务,“送培下乡”就是其中之一。
  我国扶贫工作始于上世纪80年代,在实施30多年间,取得了卓越非凡的成就,特别是改革开放的实施,更是带动了整个中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但即便在这样的条件下,我们仍有7000多万人在贫苦线下,物质的贫穷,让他们无法像其他普通百姓一样,享受着时代变革带给中国人民的发展机遇。
  过去扶贫是大水漫灌式,这种方式给扶贫工作的展开带来了很大的挑战,这当中出现了不少问题,扶贫工作 一 度 遇到 瓶 颈。2013 年 11月,习近平到湖南湘西考察时首次作出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2015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 《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正式宣布实施精准扶贫战略,发起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明确提出到2020年将实现现有标准下7000多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此后,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精准扶贫工作提出进一步解释和开展一系列精准扶贫工作部署,努力将扶贫工作落实到户,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
  在此背景下,教育精准扶贫应运而生。在我国,其实教育扶贫一直存在,像人们所熟知的希望工程、志愿者支教团队、午餐计划等等,但这些相对于落后的偏远山区、村庄存在的数以万计的适龄儿童来说,实在是杯水车薪。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对人生的作用和改变,需要一定的时间周期,这对那些迫切希望改变贫穷落后的生活环境的人来说,他们更加需要可以立刻落实到位的物质补助。长此以往,无论是帮扶者还是受扶者都更加倾向于不定期的物质补助的形式,输血式扶贫也就被沿用下来。
  正所谓:授人以鱼,三餐之需;授人以渔,终生之用。要想真正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仅仅靠外部的补助是不够的,也始终无法真正做到脱贫。只有靠自己的知识和勤劳的品性,才能为自己创造出一片蓝天,而往往个人的改变,可以带来整个家庭条件的变化。
  国家实施的教育扶贫,就是认识到了这一点,转变了思路,意识到人才在扶贫工作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一直以来,我国的教育资源的分布呈现不均衡的状态,东部沿海地区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集中了大批优秀的教育人才,无论是教育的基础建设还是师资力量都远胜于经济欠发达的中东部地区,生源质量也在长期外部环境的影响下呈现较大的差别,另外,中东部地区在经济外部环境和政策上都缺乏对人才的吸引力,结果造成现在的局面:既无法吸引优秀的教育人才,也留不住优秀的教育人才。对此,国家决定在贫困地区建立一种扶贫人才自身培养和外部引进相结合的方式,除了资金技术的大量投入,政策的扶持,更应该增强帮扶人才的自信心,让他们充分了解到当前的发展前景和充分的就业机会,从而形成一种良性循环,通过自身的努力改变家庭的命运,再用自身的才识来为当地的发展做出贡献,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教育,作为立国兴邦的根本基石,事关整个民族发展大计,同时,它也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迈步向前的重要支撑。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努力下,我们一定会克服难关,用教育的发展来带动个人价值的实现,用教育的进步来推进脱贫的步伐,用教育的提升来实现民族的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