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校勇于担当,爱下级情深意切

——回忆我校三任老书记履职期间的一些往事

期次:第575期    作者:袁起河   查看:118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过拨乱反正 ,我校进入重要发展时期 。从1971—1991年这20年间,校党委的三任老书记履职风范,决策胆识和担当精神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在纪念安徽师范大学成立90周年之际,面对学校今日之辉煌,我们决不能忘记这几位老书记付出的艰辛和作出的贡献。
  魏心一:1971年4月至1977年9月,任我校革委会主任,校党委副书记、书记。他 50 年代起就任安徽省宣传文化教育界的老领导,老练持重,办事一步一个脚印,特别是他的领导艺术和关爱下级的赤诚之心,令我校众多老同志终生难忘。
  粉碎“四人帮”后,经拨乱反正,工、军宣队逐步撤离学校。魏心一同志主政后抓的第一件大事是整顿校园秩序和建设新的东大门。决定自学生宿舍一号楼向北上山直到淮海村,垒砌2米高围墙,把校园与赭山公园分开。动工前,老书记亲自去市里与有关领导面商,望得到理解与支持。尽管遇到各方面的阻力,围墙还是垒起来了。紧接着又将老的东大门向东延伸,使其面对镜湖背靠赭山,并亲自主持设计了东大门的蓝图,以期实现几代师大人的愿望。
  2008年北京奥运火炬传到芜湖,当游行队伍走到安师大东大门时,数百名大学生齐集门前高呼,门头上郭沫若先生题书的“安徽师范大学”六个金色大字熠熠生辉。人民日报、安徽日报记者,纷纷按下快门,两报以安徽师范大学东大门为背景的大幅照片定格为师大人的永恒记忆。第二件大事是谨慎稳妥地解决“峄山农场”的难题。文革前夕,学校在宣城西南山区经营了数百亩山地称之为“安徽师范大学峄山农场”,作为学农基地。1970年工农兵大学生入学后,生物系、政教系、外语系和中文系全部在那里办学。与此同时,全校教职工实行“三三制”,轮流到那里去劳动锻炼或举办各种学习班。结果每年上级拨给学校的经费仅够维持师生员工的生活费用,别的开支就没钱了,“峄山农场”成了安徽师范大学党政领导班子心中的一块烫手山芋。解决这个问题,领导班子有分歧:有人主张下决心甩掉这个包袱;有人又主张在宣城北面水阳江旁利用荒地另办一个叫“白马荡”的农场,由它来代替峄山农场;工、军宣队则说:学生学农是“他”老人家的最高指示,农场无论如何也不能丢!几种意见一时难以统一,老书记沉着应对,冷静处理,一等再等,直到上级有令,工军宣队全部撤离学校后,一次学校扩大会议果断作出决定: 甩掉“峄山”也不办“白马荡”,生物系回到横埂农场办学,政教系、中文系和外语系回生化楼。又过二年,政教系、中文系搬到一大楼,生物系由横埂农场回到生化楼。这一系列问题和难题都是魏心一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再经校党政班子统一认识后,果断决定妥善解决的。上述两件大事的解决,为学校后来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第三是老书记平易近人,体贴下级。有几件鲜为人知的事,让我至今难忘。1975年秋,魏书记因公要出差去池州、安庆,嘱我随行,金老师傅开车,一路上几次抛锚,尤其是在南陵至青阳段,汽车熄火,暴风雨就要来临,金师傅急着仰卧在地,缩到汽车底盘下处理,不胜额部受伤,鲜血外溢,老书记心痛,亲手帮助包扎。接着师傅发动汽车,我跟老书记在车后紧推,直到发动才松手。到了池州、安庆,老书记首先到市委驾驶班请师傅帮助修车。回校后,魏老书记又亲自去合肥向相关领导倾诉,随之省政府拨给上海牌小轿车一辆供校领导办公使用。
  沙流辉:1979 年 7 月至 1983 年 10月,先后任校党委副书记、校长、书记。他履职后,在拨乱反正的基础上,集中精力抓党的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时隔11年,召开了第四次党员代表大会。他作《同心同德,团结前进,为把安徽师范大学办成具有先进水平和特色的社会主义大学而奋斗》 的工作报告。这次会议,对学校的发展战略作了精心研究与部署。会后成立了马列主义教研室、德育教研室、体育教研室(均为正处级机构),充分调动校长和党政职能部门以及全校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大力提高教育质量。在那一个时期,校长、老专家叶钟文以及分管教学工作的副校长均长期沉在教务处办公,对教学实行面对面领导,有的领导同志就是拄着拐棍也坚持下班听课。功夫不负有心人。经几年不懈奋斗,取得了可喜成效。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本科生四级英语全国统考通过率,二是本科生考研录取率,三是科学研究成果被国外SCI收录率,均居全国同类院校前茅。
  沙流辉同志上世纪30年代初曾留学日本,后因反对日本侵华而回国奔赴延安。他对延安精神既言传又身教。70年代末80年代初,学校一次遇到了“五届学生同堂”,本来文革中两校合并,教学、生活用房就极为紧张。这次赶上学生要“五届同堂”怎么办?沙老书记发扬延安精神,要住房,挖窑洞。学校采取挖潜、挖潜、再挖潜,让学生住大礼堂、体操房,青年教师集体住二大楼,有的住到“白衣庵”,再不够就建平房。为了把学校行政楼让给教学使用,校领导在行政楼旁建一排草房办公,沙老书记带头,其他领导如 1925 年参加革命的张俊杰、1938年参加革命的杨志等同志以及党办、校办和工会等部门也都紧紧跟上,共同在草房办公。安徽师范大学解决学生“五届同堂”的行动,深深地感动了当时分管教育的副省长王厚宏。一次他带着秘书和几位工作人员来到学校,不惊动校领导,只要党委办公室派一位向导,带他们在校园内走走看看,看安徽师范大学领导是怎样克服困难解决好学生“五届同堂”的。
  杨新生:1983 年 10 月至 1991 年 12月,任校党委书记。期间当选第四、五届中共安徽省委委员。
  新生同志接任后不负众望。他坚持以教学为中心,注重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继续提高教学质量。首先,推行教学责任制,给主讲教师颁发教学任务书。同时加强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在全校开展评选教学质量优秀奖和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三育人”优秀奖,较好地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使前任获得的“三项”指标继续得以维系。接着,召开第五次党员代表大会,对今后五年奋斗目标和各项工作都作了精心部署,强调教育要“三个面向”,培养合格师资,为振兴安徽教育、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随之,校党委紧紧依靠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干部,平稳地度过了“八九”风波,使学校改革和各项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新生同志履职后碰到的突出问题还是历史遗留的教职员工住房极为紧缺的问题,许多教学科研工作骨干因此而陆续外流。这个问题解决不好校无宁日,而解决这个问题的实质在钱。向上伸手不可能,所以他力主自力更生,下决心由学校自筹经费,每年建两幢楼房,改善一批骨干住房,经几年努力,教职工住房定会大大改善。如今校园内路中、路西至少有七幢六层楼房都是那几年学校自筹经费建造的,解决了200多户住房困难,稳定了一大批教学、科研和工作骨干。
  新生同志时刻牵挂着为学校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老教授,极为关心他们治学与身体健康。在他任职期间不用说如今的空调,就是电风扇也寥寥无几。每到夏季他首先想到的是宛敏灏、卫仲璠、张涤华等老前辈怎么度夏。他和相关部门商量能否在就近的防空洞为他们准备个房间,请几位老教授到那里去纳凉?他的愿望实现了,老教授们感激不尽。1990年,新生同志已奉命调省委教育工委工作,但仍兼师大书记。在那一、二年内每逢国庆或春节,他都要回到学校看望离退休老干部、老教授,甚至年三十这天对住院的老干部、老教授,他都逐个看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