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伴着四月和煦的春风,安徽师范大学迎来了建校九十五周年校庆。在这实施“两大振兴行动计划”的关键一年,我们带着新愿景,踏上新征程。校庆期间,我校开展了多姿多彩的系列活动。社团活动巡游展借助丰富有趣的社团活动,让全校师生参与到庆典中。专场音乐会则通过悠扬的乐章为师大献上美好的颂歌。另外也为校友们准备了“云返校”系列云端活动,即使身在四海,也可与母校心相连。长江之滨的辉煌地标已点亮,师生们的衷心祝愿已送达,让我们一同为师大欢庆!
社团荟萃 传承同乐
校庆活动的前奏——社团文化节在4月9日这个天朗气清的周末如约而至。本次社团文化节中,校团委社团部的郑合庆老师和刘岩老师一起负责整体工作的策划、组织与实施工作。郑合庆老师热情洋溢地向我们介绍道:“此次社团文化节紧密结合校庆主题,通过手工制作、知识竞赛、科技展示、志愿公益、文体活动、舞台表演等形式展示学生社团建设成果,共贺学校建校95周年,激发学生爱校荣校意识,是学生社团与思政教育融合的有益探索,发挥了学生社团激活、带动、引领校园文化的积极作用。”
本次活动中令他印象最深刻的是返校校友积极参加社团文化的互动体验活动,并且现场和在校生分享交流社团历史,这让校友们对求学生涯进行回忆。母校和学子之间深厚的情感羁绊深深打动了他,让他十分感慨。与此同时郑老师也坚定表示:“丰富的社团活动表现出师大人守正创新的精神。每个社团都有自己的历史和传承,我们有延续多年的品牌活动,也有在此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的项目。这种传承与创新是我们师大精神的直接体现。我们的师大,既承载了传统深厚的文化底蕴,又充满着蓬勃向上的年轻气息。”
据悉,本次校庆活动采取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郑老师对此十分认可,在他看来这能够让全国各地的师大校友都能感受到校庆的氛围,为母校宣传,在多个平台上展现了师大和师大人的风采。对于师大的今后发展,郑老师也提出了自己的两点希望。首先希望学校能够在重要的时间节点,多向校友们介绍母校的发展,听取校友们对母校发展的建议和意见,一起为母校建设添砖加瓦。再者也希望安徽师范大学能在接下来的时间中奋力进取,实施两大振兴行动计划,在学科发展、师范生培养上取得新的突破,汇聚青春之光,共建巍巍师大。
师大95周年校庆的成功举办,也离不开朝气蓬勃的同学们的积极参与。作为活动的亲历者,主持人黄远哲近距离观摩了整个活动的流程,对于后勤人员的工作来说,环境的限制是最大的挑战。黄远哲并未完全沉醉于舞台的欢乐气氛中,他不断地将目光投向台下那些一丝不苟为这次活动保驾护航的人群,鼻梁上汗珠的光亮反映了他们的真实情况,同样也见证了身为安徽师范大学学子的坚毅与担当。
这次社团文化节的火爆程度再创新高,之所以会如此,黄远哲给出了他的理解。活动形式紧跟潮流是其中的关键之处,尤其是打卡集赞之类新点子的应用,对印章的收集欲与对特殊纪念品的好奇激发了同学们的参与热情,能更进一步助推他们参与到社团的游戏互动中。
当谈及安徽师范大学这所巍巍学府的文化象征时,黄远哲抬手指向了那方镌刻着校训的磐石,“‘厚德,重教,博学,笃行’这四个词不仅仅是简单的人生座右铭之类,这同样也是AHNUer们无言默契间的文化传承。”他掷地有声地回答道。
22级新闻传播学类的金文静同学是社团指导中心的一员,也参与了校庆社团文化节活动全过程。“社团文化节对于我们社团指导中心而言,很重要,是凝聚了中心所有人心血的一场活动。在此次社团文化节中,我们将场地分成五个展区,展示师大社团的风采。这也是师大人为母校献上的一份浪漫表白。身为一名师大学子,能参与到此活动中来,我十分荣幸。”金文静说。
在本次活动中,金文静主要负责前期的预热推文制作和当天的照片拍摄工作。有一件事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活动当天,师大给大家准备了一些小礼品,如印有师大字样的袋子、团团的卡套、本子等。华为还赞助了充电宝、雨伞、杯子等等。领取纪念品的方式是先到先得,只要完成三个赞的任务,即可获得一份礼物,在场师生纷纷踊跃参与。出人意料的是,排在前面的同学没有选择价值更高的华为充电宝,而是选择了领取印有师大logo的袋子。这是一份师大人的归属感,也是校荣我荣的荣誉感。“师大人就要有师大人的样子”,金文静想,这也许就是师大的精神力量所在吧。
弦歌不辍 木铎长鸣
安徽师范大学95周年校庆的压轴活动——“上庠弘道江淮弦歌”主题专场音乐会近日于花津大礼堂隆重开幕,花津大礼堂里,这来自安徽师范大学的旋律又被奏响,师生们把祝福化为深情的歌唱与动人的演奏,献给母校。黄馨可同学作为参与展演的一份子,同样为母校献上了属于自己的赞歌。
黄馨可为这次活动付出了很多精力,她表示这次音乐会对自己来说是一次考验,更是一次表现自我的机会。演出圆满结束之后她特意对照回放进行多方位复盘,得益于排练时的全身心投入与曹艺阐老师不厌其烦地对乐团进行一遍遍的指导纠正,这次的演出可以说非常成功,更进一步体现了安师大学子面对每一项挑战都不畏艰险,努力做到尽善尽美的态度。
音乐会直播过程中高潮迭起,尤其是窦乾铭老师演唱的《卡门·斗牛士之歌》令人心潮澎湃,一曲结束后,观众们的反响不出意料非常热烈,让黄馨可感觉现场的气氛一下子“燃”了起来,她分享道:“正是观众这一层面的支持让我们乐团和老师能够更好地发挥出自己的专业水平。”
采访尾声,黄馨可语短情长地说道:“祝福母校,祝您沐浴改革春风,再掀教改浪潮,祝您吹响时代号角,争创一流学校,祝愿母校继往开来,创造辉煌明天!”
本次的合唱指挥赵洁老师表示:“每一场节目,每一个音符,都是师生们辛勤努力的成果。我们以过硬实力和倾情付出,为校庆活动增彩添色。”全场共十二个节目,从节目内容到现场氛围,我校老师以严谨的态度打磨出一幕幕震撼人心的精彩演出。据赵洁老师讲述,临近期中考试,参演的同学们却并没有耽误排练,为了保证节目的成功演出,在老师们的带领下,他们积极利用课余时间,勤加练习,以高标准要求自己,精益求精。赵老师说:“他们为了呈现出更好的作品,给母校最好的礼赞,愿意去付出这么多精力,这是让我非常欣慰的。”
提及举行专场音乐会的意义,赵老师认为,其中的文化内涵博大精深。第一个节目就是合唱我校校歌。这由中国首位音乐博士萧友梅先生作曲的悠扬旋律,承载了安徽师大近百年来的风浪与辉煌,一经奏响,便勾连起无数师大人的回忆与成长。另外,节目中包含了唢呐、古筝、二胡等民族乐器演奏,无一不把我们的文化自信融进其中。珠落玉盘的弦音间,宛转悠扬的声调里,彰显出了师大深厚的文化底蕴。
“此次音乐会,既展现了我校音乐学院的较高专业水准,也带观众们领略了音乐师大的魅力,扣人心弦。”赵老师指出,“最重要的是,我们让一首首美妙的乐曲流淌进了每个师大人的心田,向安徽师大献上了最真挚的赞歌。尽笳吹,情弥切,校庆之际,祝愿母校能够继往开来,乘风破浪。”
云聚师大 薪火相传
为迎接师大95周年华诞,安师大校友办精心开展了形式多样、精彩纷呈的庆祝活动。校友办史铁杰老师告诉我们,今年首次开展的“云返校”活动共有“云报道”“云点亮”“云合影”“云祝福”“云捐赠”“云征集”“专属头像”七种形式,温馨活泼,广受好评。“点亮地标”活动更是备受瞩目,金鹰世界中心、希尔顿酒店等芜湖市地标建筑点亮“热烈庆祝安徽师范大学建校95周年”主题内容。据不完全统计,学校官微、视频号、抖音、微博等有关建校95周年的信息阅读量近400万人次。北美、日本、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杭州、青海、合肥等地校友组织通过不同形式参与了校庆的活动。
95周年云校庆的顺利进行得益于全校上下的大力支持,得益于现代信息技术校友综合管理服务平台的开发利用,更得益于广大校友的热心参与。母校挂念着曾在赭山之麓、花津河边、天门山下追思求索过的每一位学子,校友们对母校也怀有最深刻、最真挚的感情。对此,长年从事校友工作的史铁杰深有感触:“对这次校庆活动,校友们纷纷克服困难、不遗余力地给予支持。祝福视频中的一字一句无不表达着对母校的眷恋和感恩。”
此次云校庆活动不仅是为母校庆生的盛典,更是推动母校发展的有利契机。包括安师大广州校友会在内13个校友分会,中央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胥午梅、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杨明生、江苏省物理特级教师、南京一中校长朱焱等一大批优秀校友纷纷通过视频祝福母校,既展现了安徽师大悠久的办学历史,更展示了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当前,历史悠久而充满青春活力的安徽师范大学,正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指引下,秉承“特色、开放、创新”的办学理念,大力实施学科振兴行动计划和基础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奋力朝着国内一流、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建设目标加速迈进!
(文/周婷婷 曹梦媛 许修远 林楠)(摄/齐缘 曹梦媛 汪潇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