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饮其流者怀其源,学其成时念其师。金秋9月,是收获的季节,亦是感恩的季节。在第28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本报特开辟“2012教师节感恩”专题,记叙难忘的师生情,献给我们最敬爱的老师。

忠诚党的教育事业 争当教书育人模范

期次:第526期       查看:40

   德高望重的余恕诚先生
我是七七年冬考入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的,也就是恢复高考制度后的第一届大学生。
  那时万千学子涌入高校,而高校优秀的老师们也一下子从阴霾之中走到阳光之下,从牛棚走上神圣讲坛,有的以理论见长,有的以雄辩制胜,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正可谓: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各领风骚,尽显才华。
  余老师主攻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方向是唐宋文学、唐诗风貌、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唐诗与唐代其它文体关系研究。余老师讲课风格属于不显山露水的那种,脸上始终带着谦逊的微笑,慢声细语,娓娓道来。他擅长用朴素的、平静的、细致入微的叙述,慢慢营造诗的意境。确实,深沉的叙述比之夸张的形容更容易引起听众的共鸣,恰到好处的铺陈,点滴构建的景致,涓涓而来的独白,让我们更容易理解古典文化的深刻内涵,尤其对于我们这些经历过风雨的七七级学生来说。余老师的叙述让我们感觉 “天慢慢地暗下来,大地渐渐地静下来,夜空的星星开始显得明亮,萤火虫在草丛间飞来飞去,微风吹过,隐约听到远处母亲的呼唤和捣衣姑娘的嬉笑声……”。他的叙述、分析恰如杜甫 “春夜喜雨”,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余老师的诗词分析有极鲜明的节奏感,一如宋代苏轼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 (其一)所写的: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由 “黑云翻墨”到大雨滂沱,再到风吹云散,最终进入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的水天一色的澄明境界,一堂课,便是一次跌宕起伏的心路历程。
  余老师与我同乡,肥西人。一九三九年,老师生于肥西县一个农家。余老师曾感慨地说, “改变生活的转机,是一张油印的告示”。
  一九五一年,还是十二岁孩童的他,挑着一担六七十斤重的稻把子,路过二三十户人家的小镇,无意中看到路旁土墙上新贴了一张油印告示:肥西初等师范学校招生,且注明 “免费,全额享受人民助学金”。那时候家里很穷,虽然免费,但是穷困的家里需要人劳动,作为家庭重要的劳力之一,父母不同意他求学。直到开明的祖父说 “小孩要上学就让他上吧”,才在哥哥的陪同下,经过五个小时的夜路奔波,走到五十里外的县城,在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一举考中,从此走上师范学习和教书育人之路。
  余老师待人宽厚,平易近人,也因为是老乡,时常的走动,让我和老师渐渐熟悉起来。
  老师话语不多,作为学生的我亦如此,每次到他家后,路上准备好的几句话不多久就讲完了,然后便是静坐了。余老师的老伴是一位温文尔雅的护士长,夫妇俩相处得极好,每当讲到老伴晚上端热水让他泡脚时,老师脸上便流露出无限的温馨。
  在我的印象中,余老师一直当教师,乐此不疲。余老师不屑于刻意经营人际关系,一生一世,面对风云变幻和岁月风雨,本色处人且一以贯之,的确难能可贵,“立身苦被浮名累,处世无如本色难”说的便是这个道理。余老师的本色我以为即是平淡,不沉溺于功名利禄,不奢求非分之物,保持闲适淡定的心态和豁达乐观的胸怀。余老师的生活方式不喜喧嚣,更确切地说,喜宁静、甘于或者说乐于寂寞。我想,正是这种平淡、这种寂寞成就了大师,使老师心无旁骛,始终坚守着对教育的虔诚。
  余老师在教学和科研上成果丰硕。出版了《唐诗风貌》、 《唐诗与其他文体之关系》、《李商隐文编年校注》、 《李商隐诗歌集解》(与刘学锴先生合著)等著作。1987年获教授职称,获曾宪梓奖二等奖获,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担任过省重点学科负责人,中国唐代文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李商隐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博士点负责人;获得首届 “国家级教学名师奖”、国务院有突出贡献的专家等殊誉;曾为安徽省政府参事,省政协常委,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余老师的成就源于他对党的教育事业的忠诚,源于能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的品质,源于淡泊名利、乐于奉献的精神。这也应了一句老话: “养成大拙方知巧,学到如愚乃是贤”。
  “少年弟子江湖老”,到自己这个年龄,便经常想起过去的老师。前不久听说余老师携夫人去北京看望女儿了,问起余老师的手机号码,大芹书记说余老师不用手机,怅然之际忽然想起老师曾带我们学过的唐人贾岛的一首诗来: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作者:李明阳,1981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任安徽省委教育工委委员、省教育厅总督学)
  
启迪智慧的郭淑新老师
2007年9月,已过而立之年的我,作为硕士生考入了郭淑新教授门下。
见过郭老师的人都觉得她谦和儒雅,宽容豁达,平易近人,特别有亲和力。我觉得这不仅因为她本性善良淳朴,而且得益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郭老师在敬畏伦理研究方面最有心得,是国内最早从事这一研究的学者。她认为,敬畏既是一种情感、态度,亦是一种信念、德性,更是一种博大的智慧; “敬畏伦理”勾连了中国传统的 “天人合一”思想和“中道和合”原则,能够把道德自律与他律结合起来,实现人格的完善和社会的和谐。敬畏伦理,是建立在敬畏感基础上的对人的生命本体、人与自然、人与他人、人与万物关系的德性体认,能从道义上为敬法畏律提供道德支持,为社会和谐奠定道德基石,为人格完善提供内在动力;体现的是尘世间至大至刚的 “浩然之气”,对美好德性的敬仰、向往和追求。郭老师的这一研究不仅为中国生命哲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野和方法,更重要的是,她践行着这种德性伦理规范,从而使其人生充满了诗意和感召力。
  郭老师大学毕业后即留校任教,潜心从事教学和学术研究,一头扎进中国哲学和中西哲学比较等领域进行研究。迄今为止,已在 《哲学研究》、 《中国哲学史》、 《哲学动态》、 《光明日报·理论版》等报刊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出版专著4部,其中 《胡适与中国传统哲学的现代转换》、 《敬畏伦理研究》等学术著作获得学界好评。她长期研究中国哲学,对中华国学经典的精髓和要义进行发掘,对其蕴含的深刻义理进行解析,并能 “转识成智”,提升境界,升华人格,彰显人生 “大智慧”。
  郭老师认为,作为研究生期间的学习,一是尽量多读、精读古今中外思想家的著作,掌握第一手材料,了解他们说了什么、怎么说、为什么这样说;其次是要多做读书札记,不必宏篇大论,三五百字也可以,但必须是自己的心得和体会, “写文章,一定要有自己的看法和见地”;第三要有问题意识,她曾引用亚里士多德的名言, “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常有疑点,常有问题。才能常有思考,常有创新”,并告诫我问题意识是一个学者能出成果的基本素质。至于具体读哪些书,写什么内容的文章,她并不强加规定,更不强求我按照她的思路做研究。这种被称为 “无为而治”的指导方法使我获得了学习的主动性,能够扬长避短,发挥学习、研究的创造性。郭老师的无为而治,达到的是 “无为而无不为”的效果:上课之后所交的作业、试笔所写的论文,她都认真批阅,大至文章的逻辑结构,观点表述,小至标点句读,都一一斟酌。每次,我拿文章向她求教的时候,哪怕再忙,她都会腾出时间,耐心地给我讲解;而且每次都加以鼓励,哪怕很小的进步,都不吝表扬。在郭老师的鼓励、指导下,半路出家、基础比较薄弱的我,取得了一系列的收获:在 《齐鲁学刊》、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和 《安徽日报》等报刊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10篇;获得安徽师范大学首届 “冯燊均国学奖”。这一切成绩都凝聚了郭老师的心血,没有她的细细评点、修改,以及点拨与肯定,我也难以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郭老师不仅是学术上的良师,亦是生活上的益友。她对我总是和颜悦色,我在她面前也非常放松,没有师生之间的拘束。她非常关心我的生活,提醒我要做一个好母亲、好妻子。我从小没有养成干家务的习惯,郭老师便经常嘱咐我,一定要事业家庭兼顾, “既要站稳讲台,又要上得灶堂”,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能够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郭老师不仅学术上建树颇丰,更具有东方女性的传统美德,温柔贤淑,最难得的还有一手好厨艺。也不知她是否有意引导,在讨论学术问题之余,她还经常跟我切磋厨艺,在她的指导下,我的烹饪技术也大有进展,家务活也越干越多,越干越轻松,生活也比以前更加和谐有趣。
  郭老师潜心钻研学术,凝练人生智慧,知行合一,生活学术化,学术生活化。她心态年轻,乐观开朗,自信热情,始终有一颗积极向上的心,在任何时候,哪怕遇到挫折或坎坷,始终微笑面对,微笑解决。郭老师不是那种皓首穷经、钻在故纸堆里的苦行僧,她热爱生活,注重家庭,每次见到我,总要问问孩子和家人。她所追求的是人生的全面和谐。
  感谢您,郭老师,言传身教,以最为朴实的言语,最为真挚的情感,启迪我人生的智慧,使生活变得充盈,使生命更有质量。是的,学问是一门艺术,生活更是一门艺术,您对真理的执着激励着我不断前行,您对生活的热爱鼓舞着我用爱的眼睛发现点滴的精彩,您对学子的谆谆教诲更是让我们深受感动,在以后的岁月里,我会继续师从您,快乐地学习,诗意地栖居。
  (作者:刘桂荣,政法学院2011级博士生)
甘为人梯的陆林老师
陆林老师1995年于南京大学获博士学位,1997年于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博士后出站,同年破格晋升教授,2004年至2010年任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院长,现任科研处长。1997年,作为全省较早学成的博士后,陆老师回到母校,怀着对教师职业的热爱、对学生成长成才的责任感和扎根母校的情怀,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先后获得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地理科技工作者、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皖江学者、安徽省高校省级教学名师等光荣称号。
  教书育人,三尺讲台立师德
陆老师一直坚持为本科生授课,先后讲授《人文地理学》、 《旅游规划原理》等5门课程。精心设计教学方案,认真备好每一堂课,结合课程特点订阅 《光明日报》、 《世界知识》、 《中国旅游报》,不断充实更新教学内容。他还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育人功能,善于把专业教育同思想教育有机结合,在正确价值观的传播中与学生共鸣,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加鲜活生动。
  在担任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院长期间,陆老师高度重视本科人才的培养。对于师范专业,地理科学被列为首批国家级特色专业。对于非师范应用类专业,陆老师更是倾尽心力,带领广大教师坚定不移地推进实习教学改革,在发达地区建立实习基地,集中安排为期半年的实习,规范和加强实习的全过程管理。经过全院上下的共同努力,在省外建立了30余家实习基地,切实提升了实习效果,大大提高了学生素质和就业竞争力,就业形势喜人。
  情系学子,一枝一叶总关情
陆老师担任院长期间,学院保持和发扬了高度重视学生工作的优良传统。每学期都要召开学院全体领导和全体辅导员共同参加的座谈会,明确工作思路,掌握学生动态,帮助辅导员排忧解难。在迎新、考试、毕业等重要时期领导班子成员还分工联系班级,对该班级各项工作进行全面指导。这种全员育人的机制和氛围,让学生工作一线的辅导员老师倍感亲切和鼓舞,有学院作坚强后盾,他们的工作思路更清、热情更高、效果更好。
  在陆老师身上,始终能让我们感受到他对学生的那份发自内心的关爱。有一次,在北京某酒店的实习生反映住宿存在安全隐患,陆老师得知后迅即携辅导员赶往京城,坚决要求约见酒店总经理,经反复交涉和敦促,对方在半个月内单独为我院实习生找到一处新的住所,保证了大家的安全。在他的协调下,学院在全校率先自主设立了 “树人”助学金,先后有近200名同学受到资助。
  潜心治学,孜孜不倦求真知
陆老师对学术的执着和钻研一直深深感染着我们。比如他的工作手册上贴着大大小小的剪报,在出差时总要带上学生论文进行批阅,等等。多年来,陆老师在学术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2部,获省部级奖励3项。此外还担任了中国地理学会旅游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地理科学》、 《人文地理》、《中国旅游研究》、 《旅游学刊》等期刊的编委。
  他非常重视科研与教学的结合,以高水平的科研支撑高水平的教学,强调从中国发展的实践中发现新的科学问题,善于将学科最新动态和自身研究成果以及在社会服务项目中的鲜活案例融入到课堂教学当中,充分激发了我们的学习热情,让我们更加深入全面地掌握所学知识,为日后的工作和进一步深造夯实了专业基础。同时,陆老师还十分注重教学研究,主持省级教学研究重点项目1项,主编教材2部 (其中1部 “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发表教学研究论文20余篇,获省级教学成果奖1项。
  甘为人梯,创业争先担使命
在陆老师的带领下,通过学校的支持和教职工的努力,地理科学被列为国家级特色专业,旅游管理被列为省级教改示范专业,人文地理学被列为省级重点学科,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被列为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并取得旅游规划乙级资质,人文地理学硕士点、旅游管理硕士点、人文地理学博士点、地理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工商管理一级学科硕士点及旅游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点先后申报成功,学院的学科建设和综合办学实力取得了长足发展。
  十多年来,先后有100多名博士、硕士研究生在他的指导下顺利毕业,逐渐成为工作单位的骨干,其中有14人获得了1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的资助,1篇硕士学位论文被评为安徽省首届优秀硕士学位论文,而在国旅学院则有5人次晋升教授、13人次晋升副教授、2人增补为博士生导师,一批优秀的青年教学科研骨干快速成长起来,一个重团结、讲贡献、求创新的中青年学术群体正在国内同类学科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学术影响。
  教书育人,情系学子,潜心治学,甘为人梯,这就是我们的陆老师。他以其自身的道德品质、学术成就、人格魅力深深感染着我们,赢得了同学们的由衷崇敬。面对成绩和荣誉,陆老师始终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在平凡的岗位上,执着地追求,不懈地进取,全心全力为学校的事业发展和学生的成长成才默默奉献。
  (作者:程进,我校地理科学专业07届本科毕业生,现为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