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自2012年7月起, 安徽师范大学开始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思政部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的文化课基础, 有针对地编写教案、 统一设计实践活动。各教研组的老师们也采取项目分工、 集体合作的方法, 对现有教学人员进行分组, 将教学班级和教学人员相对进行匹配, 指定具体负责人, 设计制定分类教学方案, 实现 “一本多纲” , 一本教材多套教案的教学设计。实施分类教学, 找到学生们的兴趣所在, 实行因材施教, 同学们惊喜地发现, 思想政治理论课 “变脸” 了, 课堂变得更精彩了, 而同学们在思政课上感受到的每一丝变化, 背后都是教改老师们的辛勤付出, 现特甄选出部分优秀教学成果予以选登。

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及其实现

期次:第543期    作者:戴兆国   查看:36

  如何理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不能简单停留于一般课程教学的要求,而要从独特性、整体性、过程性三个方面入手,提升对其目标的认识。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当有自己独特的教学目标传统课程教学一般将教学目标定位于知识性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尽管研究者对此有不同的看法,但是从这三个方面理解和把握一门课程的教学目标还是可行的。从知识性目标方面看,思想政治理论课应当具备自己独特的目标,我们可以将之概括为广义文化知识论的目标。从广义文化知识论角度看,马克思主义理论贯通古今、融汇中西,包括哲学、经济学、政治学、历史学、社会学、文化学等多方面知识内容,深则深矣,浅则浅矣,可深入也可浅出。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学不是单纯某种知识的教学,从广义文化知识论的角度看,学习、传播和教授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就不应该停留于知识的灌输,要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意识,以人类文明成果集大成的知识体系为基础,来阐述马克思主义的广义文化知识论目标。正如一位西方学者所言,马克思就像一架巨大的机器,吞噬和消化了他之前的大部分
人类文明成果,这本身就是惊人的。
  从能力目标方面说,多方面提升大学生能力,尤其是锻炼大学生思维素质,提高大学生分析、判断、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是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主要目标。从价值观目标方面说,思想政治理论课依托的理论体系本身就带有自己鲜明的价值立场和价值目标。价值观是一种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帮助大学生养成积极向上、健康乐观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就是唤醒大学生文化自强意识,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内在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不是枯燥教条的传布,也不是某一类知识点的堆积,而是一种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文化养成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具有提升大学生文化素质的教化功能,也是修身养性教育,在养成教育方面能够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二、落实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需要做到五个方面教学内容之间的呼应如何落实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三大目标,需要在把握马克思主义整体性基础上,做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五个方面的呼应。
  第一,注意保持思想政治理论课各门课程教学内容之间的呼应。《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是所有课程的理论
基础,《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 是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落实,《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和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在历史实践和理论推演两重维度的展开。
  第二,注意每一门课程前后教学内容之间的呼应。为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突出课程重点,厘清课程逻辑结构和整体思路,做到心有全牛。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出发,需要找准每门课程的整体性逻辑的演绎规律。
  第三,注意每门课程中每章、每节、每次课讲授内容之间的呼应。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鲜明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的一以贯之和一脉相承特征,所以每门课都应该在课程的具体讲授上做到衔接有序、过渡自然,上好精彩每一课。
  第四,注意理论讲授与大学生实际生活以及社会生活内容之间的呼应。这就需要在教学活动中,拓展课堂教学的适应面,理论联系实际,课堂讲授联系大学生生活实际、社会发展实际,让学生的理性之眼与生活之眼结合在一起。在这一过程中,实践教学环节很重要,实践教学形式要多样,如目前开展的现场教学、激情教学、案例教学等,都
是很好的实践教学方式。
  第五,注意教师讲解和学生理解之间的呼应。教师本人必须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念,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将自己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化作有感染力的语言,使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文化价值之桥得以沟通。为此,教师就需要将理论讲授的规范性与灵活性、主动性与被动性相统一,照顾不同对象、不同专业学生的知识背景和理解层次,充分发挥学生情感和价值认同的主体性作用,进而实现因材施教的目的。
  做到这五个方面内容的呼应,需要教师强化文化自觉意识,努力学习,不断积累,提高自身文化修养,从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角度来教授思想政治理论课,钻研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跟踪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最新成果,做到苟日新,日日新。
  三、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需要在备课过程中下功夫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自身的特殊教学目标,决定了其备课不同于一般课程备课,要体现过程性的特点。只有围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广义文化知识论目标、思维素质目标和独特的情感价值目标,才能够备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备课实施
的具体内容包括五个方面。
  第一,备教材。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需不断更新,教材也就会随时发生变化。即使有些课程理论内容相对固定,但是由于实际情况发生了改变,教师就必须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不断更改教学内容,做到与时俱进。
  第二,备教案。教师要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适当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案,个人的教案要有自己的特色,能够反映每个教师自己的个性,同时也要照顾到学习对象的需求。教案的选择与具体课程教学直接相关,每门课、每个人都应当形成自己的教案,这就需要长期的积累和探索。所以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使用的教案不能千篇一律,不能永不修改,而要做到年年新、时时新、课课新。
  第三,备对象。教师要充分了解教授对象的所思所想,贴近他们的实际,教师的教学才会受到欢迎。面对不同的对象,教师要变换教课方式,甚至教案中的事例,改变授课的理论逻辑和话语系统。教师要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高度,充分了解对象,深入对象的生活世界中,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听得懂,也愿意听,达到入耳、入脑、入心、入行的目的。
第四,备时势。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生命力在于其强烈的现实关照和时代使命感,在于其内在的意识形态教育功能。忽视这一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就会陷入虚无主义的境地。我们只有克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理论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以及由此产生的悲观主义,才能够密切关注时势发展,解析国内外大事,注重中国社会发展实际的要求,真正将时势串讲贯穿于教学的整个过程。
  第五,备环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是一个整体。虽然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学由一节节课构成,但是在一个学生的学习生涯中,每位老师的教学都可能对其产生重要影响,因而每个教学环节在教学过程的地位和作用都需要深入反思,认真准备。
  思想政治理论课独特的教学目标决定了其解学具有独特的规律。我们只有在当前文化全国战略的指引下,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文化自强、文化自信意识,合理设计教学,探寻思政课教学规律,深化教学改革,更新教学形式,就一定能够提升思政课的教学水平。只有这样,思政课教学才能够让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从而培养出更多、更为优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