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真理 培育真人

—— “原理” 课教学改革感悟

期次:第543期    作者:《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课程组   查看:39




  陶行知先生那句“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始终如雷贯耳,作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原理”)授课教师的我们深刻体会到本课程就是传播真理、培育真人的思政课。
  备课,首先要备教材、备教师。“原理”课教材最新版本即 2013 年版,开篇就将教学目的从“为什么学习马克思主义,怎样学习马克思主义”调整为“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怎样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说明,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必须全面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善于化“原理”的真谛为脚踏实地的践行,做一个真真正正有远大梦想的中国人。整合教材七章内容,可以归结为七个关于“从真理到真人”的问题,即: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人之是;如何把握人与世界的关系——人之思;怎样才能获得正确的认识——人之识;如何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之群;当代资本主义为什么“垂而不死”——人之惑;社会主义在迎风破浪之中不断前进——人之择;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是历史的必然——人之愿。
  备课,还要备思路、备方法。实践是人特有的存在方式,在这一过程中主体既促进了客体的发展,又在客体的回馈效应中提升了自己的能力。从这个意义而言,“原理”课教学是师生实践主体互动的过程。也就是说,在“原理”课教学中,实践主体不是一个,而是两个,师生双方都是课堂教学的实践主体,师生互为实践主客体。因此,“原理”课课堂是师生共同实践的场所,师生在教学实践中的角色及地位、作用是互动共存的,学生通过教师得到发展,教师通过学生而得到提升。“原理”课教学就是努力实现师生共同参与、共识共享、共创新共发展。为此,教师要敢于创新超越不断总结和提炼教学方法,比如师生互问法、热点讨论法、主题演讲法等等。不管哪一种教学方法,只要能够激发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兴趣、在共鸣中形成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共识,就是最好的方法。
  备课,最重要的还在于备学生、备现实。“传道、授业、解惑”是具体的、历史的,因为我们的授课对象是具体的、现实的。日益数字化时代的“95”后大学生,虽然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但是养尊处优、自控力弱,如何把这群“宽容过分还巴望取闹、批评过分恨不得造反”新生代大学生培育成爱党爱国爱社会胜于爱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对所有的思政课教师来说的确是一个大挑战。热爱学生,就要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中,了解和收集他们所关注的各种信息,这是“原理”课内容接地气的基本渠道。引导学生,既要有理论的深度,又要有现实的关照,关注社会热点、评说全球时政,注重阐释透彻、分析到位,讲究马克思主义的原则和方法,教会学生始终站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对一切错误的言行坚决说“不”,实现“原理”对不良思想和倾向的纠偏和矫正作用。当然,实现真理到真人的转换是一篇大文章,需要全体“原理”课教师不断努力、共同谱写。
  (执笔人:汪盛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