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说爱你不容易

——一个思政课老师的告白

期次:第543期    作者:(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组)   查看:33




  每一次走向讲台,心里都揣着信心、怀着期待,却又不乏忐忑。自信是基于昨晚充分的备课,期待着这一堂课能够得到同学们的认可,忐忑的是思政课与专业课教学效果的落差。
  在大学三尺讲台上耕耘已经有近20个年头了。从初登讲台单一讲授专业课到现在专业课和思政课兼讲,我深刻体会到了从一个专业课教师到思政课教师的心理落差,深刻领教了同学们对待专业课和思政课态度的天壤之别。专业课上,同学们是争着坐前排的,一张张脸上扬着,眼睛里带着求知的渴望,在这里,我感受到了做一名老师的快感;思政课上,同学们是尽量朝后坐的,虽有一些脸扬着,眼睛里同样放着光,一如专业课堂,但也有一些脸始终是埋着的,让你看不到他的目光,师生之间俨然隔着一堵难以穿越的墙,面对这场景,我的心里一半是火焰,一半是冰场。
  曾经不止一次劝说自己,少上点思政课,反正工作量满了就行,去别的学校兼课还能得更高的课酬,或者多做点科研更是名利双收,但每到排课的时候,想到如果少上课,就会有更多的课排不下去,就会有更多的新手(主要是没有任何上课经验的研究生)站上讲台,教学效果更难保证,于是一边下狠心给自己上满发条,一边宽慰自己:平时挤一挤,是可以兼顾过来的。我知道,这不是我一个人的认知,而是我们“概论-纲要”教学团队所有成员的内心世界。因此,我们以区区20人之数,“扛”下了全校一半思政课,外加政教本科、硕士、博士专业课及相关公共课的教学任务。平均每周15节课的教学工作量,还要完成课题申报、论文写作等科研任务。有老师在博客中留言:“太累了,真想给自己好好放个长假!”真的太累了!但为什么我们还有坚守的力量?这个力量,源于我们内心教师职业操守、对岗位职责的敬畏和对学生的爱。
  爱上思政课是需要勇气和毅力的。记得有人曾说过:“上好 ‘思修’ 课难,上好 ‘马哲’ 课难,上好 ‘纲要’ 课更难,上好 ‘概论’ 课难乎其难。”因为同学对于这类课程的认同,不是简单地看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敬业程度,而是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当社会整体尚未形成一个良好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环境,特别是在同思政课所倡导的思想格格不入的现象还能大行其道的情况下,把思政课的教学效果优劣、同学对它的认同度完全记在教师的头上,教师实际上是难负其重的,而这也往往是压垮思政课教师教学积极性的最后一根稻草。因此,在这场勇气和毅力的较量中,逃避者有之,迷失者有之,消沉者有之,应对者有之,奋进者也有之。
我不敢断言自己是一个奋进者,但我敢断言自己不是一个消极者,更不是一个迷失者或逃避者,至少也算得一个积极的应对者,因为,毕竟我还在坚守中,虽然也曾不止一次有选择走开的理由和机会。但是,既然选择了做一名思政课教师,既然这个民族在前进的过程中还需要进一步凝聚共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还需要进一步武装大学生,既然在同学中还能得到那么多“粉丝”的支持,既然……。我找到了继续坚守的勇气。
  我愿意做一个理想主义者,在这场注定是旷日持久的“单相思”中,奉献自己的青春!
(执笔人:张正光)